一、反洗钱的定义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反洗钱是政府动用立法、司法力量,调动有关的组织和商业机构对可能的洗钱活动予以识别,对有关款项予以处置,对相关机构和人士予以惩罚,从而达到阻止犯罪活动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反洗钱工作开展的背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走私、贩毒、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偷税逃税、贪污贿赂、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大量产生,洗钱活动在国内外日益猖獗,并与上述犯罪活动密切交织在一起,不仅破坏社会信用基础,严重威胁金融安全、经济安全,而且引发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自美国 9.11 恐怖袭击事件以来,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三、保险业常见的洗钱方式
·趸缴期领
·提前退保
·够买高价值资产,再通过保险欺诈洗钱
·以现金形式投资于保险产品
·在保单“犹豫期”内取消保单
·与保险中介或保险公司员工勾结洗钱
·通过第三方支付掩盖保费来源
·通过跨国保险交易洗钱
·以欺骗方式染指商业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
四、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
1.客户身份识别
金融机构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达到规定数额时,应当按规定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持续地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以及金融交易情况,并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特定情况下,还应重新识别客户。
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2.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当客户的交易达到法定金额时,金融机构应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当客户的交易或行为符合法定情形,或者发现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的,金融机构应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资金、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以及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相关联的,无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财产价值大小,都应当提交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
3.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现每项交易,以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分析交易情况、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
五、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的通知
·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
六、保护自己,远离洗钱
1.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2.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
·开办业务时,请您带好身份证件
·存取大额现金时,请出示身份证件
·他人替您办理业务,请出示他(她)和您的身份证件
·身份证件到期更换的,请及时通知金融机构进行更新
3.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
4.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账户及银行卡
5.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6.远离网络洗钱
7.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下一篇:无